2023-02-14 08:38:10
浏览:
2月11日上午,中国科学院院士南策文、中国科学院院士张跃等一行莅临佛山(华南)新材料研究院指导,实地考察研究院产业化项目推进与成果转化情况。
调研期间,南策文院士和张跃院士走访了研究院多个产业化团队及孵化企业,了解了各产业化团队在科研进展、产业落地、人才队伍建设和发展规划等方面的情况,并一一给予指导。
在广东晟鹏科技有限公司,南策文院士和张跃院士与负责人详细了解公司的下一步发展规划,并考察该公司流延生产线。
图|南策文院士与张跃院士在广东晟鹏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晟鹏科技有限公司孵化自佛山(华南)新材料研究院二维氮化硼热管理材料创新团队,致力于解决当前我国电子封装及热管理领域面临的“卡脖子”问题,主要从事以二维氮化硼为代表的二维材料及其器件的研发、生产、应用开发及市场推广。公司现已开发出热导率可达75W/(MK)以上的二维氮化硼散热膜,其核心性能大幅领衔国外竞品,在电子封装热管理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与VIVO、OPPO、小米、华为等国内行业龙头企业达成合作,并在2023年初进一步扩产,目前已获得国内多家知名投融资机构的青睐。
院士对广东晟鹏科技有限公司的发展现状及下一步规划给予充分的肯定,并指出,电子信息产业是加快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支撑,特别是在广东更具有良好的市场与发展空间,希望晟鹏把握机遇,利用自身技术优势,进一步做大做强。
随后,南策文院士与张跃院士来到研究院新型高体积效率多层陶瓷电容器材料与器件研发中心。据了解,该中心旨在支撑介电材料的基础和工程科学与工程方面发挥引领和建设性作用,并通过开发新材料、加工策略、电气测试以及纳米级表征和建模方法来支持基于电容器、材料和设备行业发展。
图|南策文院士与张跃院士在佛山(华南)新材料研究院产业化团队
“我们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项目负责人戚俊磊博士表示,现中心自主研发生产的Ⅰ、Ⅱ、Ⅲ类瓷介质均表现出优良、稳定的性能。其中,中心所研制的Ⅰ类瓷中的K131瓷粉已完成中试规模制备,正逐步对接下游军工企业,该产品属于I类瓷中的高k值材料,其稳定性好,容值基本不随温度(满足C0G特性,ΔCp< 30ppm/℃)、电压、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此外,和清华大学材料学院联合开发的巨介电陶瓷基片(k=10000,20000)已经试产验证。
南策文院士表示,新型多层陶瓷电容器由于自身具备的诸多优势颇受市场青睐,具有极大的发展潜能。希望团队科研人员能够把握当下,进一步突破与优化相关技术,夯实并不断加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为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研究中心,负责人为两位院士展示了中心最新研发的全固态锂离子电池。该中心聚焦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的研究与产业化工作,已自主研发出多项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固态电解质材料等,掌握全固态锂电池化学体系设计的核心技术。
之后,南策文院士与张跃院士还走访了研究院科技成果展厅、公共测试服务平台等处,进一步了解研究院发展现状。两位院士对研究院成立4年以来所取得的的建设成效表示高度的赞赏,同时勉励研究院利用自身人才、技术、资源优势,打造一流的新材料产学研科创平台,为粤港澳大湾区新材料产业发展注入更多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