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历投递

  • 姓名 *

  • 电话 *

  • 邮箱 *

  • 应聘职位 *

  • 简历上传 *

    浏览文件

  • 提交简历

搜索
搜索

引“材”来沥,共创未来!佛山(华南)新材料研究院与7项目集中签约

2023-03-23 23:19:15

浏览:

3月23日上午,佛山(华南)新材料研究院举办2023年第一季度新引进项目集中签约仪式。7个高科技含量产业化项目成功签约,涉及节能环保材料、新能源材料、智能制造材料及医用大健康等领域,将为研究院和佛山产业高质量发展掀起澎湃热潮。

3月23日上午,佛山(华南)新材料研究院举办2023年第一季度新引进项目集中签约仪式。7个高科技含量产业化项目成功签约,涉及节能环保材料、新能源材料、智能制造材料及医用大健康等领域,将为研究院和佛山产业高质量发展掀起澎湃热潮。


集体签约,注入“新血液”

会上,7个产业化项目与佛山(华南)新材料研究院签署合作协议。其中包含1个海外专家项目,1个博士团队项目,2个智能制造领域项目和3个节能环保领域项目,该批项目所孵企业销售额预计将于2025年达到1.3亿元,为佛山经济高质量发展蓄能助力。

“南海敞开大门欢迎各位科学家、企业家!”南海区科技局副局长李树青在致辞中表示,南海有完备的一站式服务机制,有良好的营商环境,更有浓厚的科研学术氛围,期待各企业在南海蓬勃发展。

图:区科技局副局长李树青在仪式上致辞。


早在2022年,研究院就已经先后与一批产业化项目通过市、区各级组织的产业对接活动、高校资源推介和主动接洽等形式进行对接沟通,逐步了解对方需求,精准对接至佛山地方产业集群需求,并最终与该7个项目达成合作。

大沥镇党委委员高瑞灵也谈到,感谢各企业家们选择大沥,落户大沥。佛山(华南)新材料研究院作为大沥重要的科创平台之一,在仪器设备、学术资源等方面均具有不可取代的价值。未来,镇有关部门也将继续倾力亲为,让各企业的发展更具活力。

图:大沥镇党委委员高瑞灵在仪式上致辞。


助“沥”产业生态再升级

“中国铝型材第一镇”、“中国有色金属名镇”是大沥响当当的名片,依托在中国铝材产业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大沥逐步汇聚以铝材、门窗配件、五金、建筑板材等为代表的名商,但随之而来的排放与环保问题长期困扰着众多企业。

为配合大沥铝型材行业发展及环保需求,2022年研究院主动出击,多方联系,带领多个项目团队走访考察大沥铝型材产业,调研本地企业的实际需求点与项目发展空间,最终引进该铝灰清洁项目。

图:铝灰清洁项目签约。


目前,该项目已成功开发了一种基于纯氧燃烧处理技术、气-液-固三相分离技术的二次铝灰清洁资源化、连续处理方法,且已在南京钢铁、台湾省中钢等企业中应用,得到广泛好评。

据悉,该项目团队已计划于2024年对本地市场输出具体技术方案,为大沥铝型材专业市场发展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撑。


 

顶尖仪器设备,助企缩减科研成本

“无法购入高端仪器设备依旧是目前困扰我们发展的一个大难题。”闪电狗智能空气开关项目的负责人谈到,和佛山(华南)新材料研究院缘起于一次对接活动,“研究院拥有的材料测试中心,里面有很多与我们项目契合的仪器设备,让我们很心动”。该项目主要利用微电脑控制的先进电磁调压技术,可实现即时监控与动态调整灯路照明回路的输入电压与电流,降低额外功耗,达到节电和优化供电目的。随着本次与佛山(华南)新材料研究院签订合作协议,项目团队将借助强大的科研与硬件设备实力,为发展“加速度”,计划首年市场销售额达200万。

图:闪电狗智能空气开关项目签约。


图:玄武岩涂料项目签约。


与之相似的还有玄武岩涂料项目。该项目由海外专家团队领衔,致力于海洋装备高端重防腐抗微生物附着涂料的实际应用,与研究院的产业化方向和所拥有设备具有极高的契合度。未来,在研究院的政策扶持下,项目团队将逐步实现技术和专利国产化,并开拓中国市场。

 

借清华资源,引优质项目

佛山(华南)新材料研究院是佛山市人民政府、南海区人民政府与清华大学材料学院三方共同建设的新型研发机构。背靠清华大学的强大资源,研究院现已逐步建立高效的产学研协作体系,引进高校优质项目落户佛山,实现从技术到产业的有序转型。

图:湖沥青项目签约。


湖沥青是产自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共和国的资源型特殊材料,具有可循环使用及良好的钢材黏附性,与佛山本地制造业的发展需求匹配。在了解到研究院现有的复合沥青改性剂技术后,该项目团队表示浓烈的兴趣,提出共同研发新工艺的需求,并最终通过清华大学实现技术引进,共同开展湖沥青细化研磨成型技术的研发工作。

图:危废处理项目签约。


危废化学品的处理与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特别对于在制造业发达的佛山而言。在了解佛山的实际需求后,由清华大学推荐,佛山(华南)新材料研究院考察并最终合作该危废处理项目。该项目的引进旨在因地制宜,技术赋能承接本地减污降碳市场,为地方危废处理提供更多可行性方案。

图:柔性可穿戴项目签约。


佛山被称为“武术之乡”,南拳、舞狮等传统文化至今依旧在这片土地上发扬光大。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对运动者的各项身体数据的精确记录需求越来越高。本柔性可穿戴项目现已在清华大学体育系、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开展试用,用于清华大学“阳光体育”工程。项目落地大沥后,预计将首先在大沥、桂城等地区展开推广,逐步与本地市场融合。

图:储能电容器项目签约。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迅猛,大批量充电桩、充电站建设需求迫在眉睫。由五位佛山本地博士领衔研发、清华大学教授指导的储能电容器项目可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充分发挥电容储能“快充-快放”的特点,制造不依赖于电网的“光-储-充”电动车充电站成套设备,为广大新能源汽车用户提供新的选择。

至此,佛山(华南)新材料研究院已成功引进近25个产业化项目团队,孵化引进近30家科技型企业,逐步实现“产出系列一流的新材料科技产业成果”、“推动一批一流的新材料产业落户佛山”和“建设全国一流的新材料产业孵化加速基地”的战略目标。

佛山(华南)新材料研究院副院长刘耀春表示,本次新引进的7个项目都与佛山市场、产业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契合度,也是对研究院现有项目的进一步技术提升。期盼未来在市、区各级的政策支持和研究院的鼎力扶持下,这批项目能够快速融入本地,与佛山制造业、武术文化、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相结合,形成新的市场增长点。研究院也将继续“加速度”引进更多优质项目,为实现“利用本地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和国际化营商环境,让南海成为众多龙头企业布局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一个选择”添砖加瓦。

大沥镇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朱少姬、副主任万艺诗出席本次签约仪式。


作者: 佛山(华南)新材料研究院
引“材”来沥,共创未来!佛山(华南)新材料研究院与7项目集中签约
3月23日上午,佛山(华南)新材料研究院举办2023年第一季度新引进项目集中签约仪式。7个高科技含量产业化项目成功签约,涉及节能环保材料、新能源材料、智能制造材料及医用大健康等领域,将为研究院和佛山产业高质量发展掀起澎湃热潮。
长按图片保存/分享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电话:0757-81103017

邮箱:fshnxcl@fscinm.com

地址: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盐步穗盐西路92号

图片展示

Copyright © 2022 佛山(华南)新材料研究院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144935号 技术支持:锐玛斯创意科技

Copyright © 2022 佛山(华南)新材料研究院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144935号

技术支持:锐玛斯创意科技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